全球医院网2008-06-26我要评论
人工晶体在人的眼内相当于一个+9D—+12D凸透镜,如果患者术前无屈光不正(既无近视、远视等)则白内障术手摘除了晶状体,术眼就处于高度远视状态,需要戴一个相等度数的凸透镜来矫正。这种“高度远视镜”病人戴起来不美观、不方便、视觉质量差,而且使病人的感觉不舒服,然而人工晶体可以做到:
(1)在解剖位置上取代正常人眼晶状体的功能。
(2)单眼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解决了过去由于单眼白内障手术另眼视力较好;而使术眼术后无法带矫正眼镜的问题,所以视力仍然无明显提高,同时可减少双眼视差带来的不适,如:头晕、恶心、有时出现复视。
(3)人工晶状体没有无晶体眼所造成的视物变形、环形暗点、视野缩小等缺点。
白内障成眼疾致盲首恶 手术是治疗惟一途径
做白内障手术无需等“成熟”:80岁的张大妈患有白内障,视力0.3,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张大妈问医生,等到眼睛完全看不见了再做手术不行吗?其实,像张大妈这种观念,很多老人都有。
白内障是指眼内的晶状体由透明变得混浊,阻碍或扭曲了进入眼睛的光线,患者感觉眼前有一层膜。由于光射线无法找到焦距点,导致视觉模糊,有重影或变形,看灯光有光晕。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半数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在我国,白内障是致盲的第一病因。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