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首要原因,多见于50岁以上老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者将越来越多。
白内障会导致失明
金华眼科医院业务院长、主任医师杜尔罡介绍,人眼中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一旦出现晶体浑浊,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睛,感到视力模糊、怕光,所看到的物体变暗、变形,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杜尔罡说,白内障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有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与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有关)、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等6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配戴接触眼镜,也可手术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以手术为主
据介绍,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广告说白内障不需要开刀,但实际上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尚没有较好疗效的药物,因此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特别是盲目使用药物不仅会耽误病情,而且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体皮质溢出导致葡萄膜炎等。
杜尔罡说,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现在较为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但目前这种方法还不会被淘汰。因为有些不适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还需要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后者的特点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术后发生意外受伤,不致于原伤口破裂。目前还有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生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并且对部分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还有针对性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术。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