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青光眼

首页 > 眼科 > 青光眼 > 治疗 > 正文

爱护眼睛要反“青”复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7日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葛坚教授日前告诉记者:全球有约670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10%在中国,而中国人患青光眼的致盲率高达20%!据了解,青光眼致盲率仅次于白内障,但青光眼致盲后无法复明。因此专家呼吁,重视青光眼,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可有效控制青光眼发展,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今年共同发起将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

爱护眼睛要反“青”复明

“沉默的致盲性眼病”

老张刚从单位退休,尽享天伦之乐的他在孝顺女儿的资助下,认认真真地到医院自费体检,没想到这次体检让他发现自己患上了青光眼。“当时例行检查视力,因为测的是右眼视力,我捂住了左眼,这才发觉右眼竟然只能看到一小块了。”老张再找专科医生诊断,这才知道是患了青光眼病。据他陈述,只是感觉视力稍有模糊,“我开始还以为是白内障呢!”老张称。

葛坚教授指出,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增高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虽不如白内障的致盲率高,但白内障是一种容易治愈的眼病,白内障手术后病人可重见光明。

而青光眼的致盲是不可逆的,即因青光眼致盲的眼睛毫无复明的机会。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大部分慢性青光眼患者完全不知自己患有这种可致盲的眼病,因此青光眼也被称为“沉默的致盲性眼病”。专家提醒,正因为青光眼爱“偷偷摸摸”给人致盲一击,长期监控、定期检查眼睛才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10分钟内筛查青光眼

“过半青光眼患者有误诊、漏诊史,他们来医院看病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了。”葛坚教授称,绝大部分的青光眼是慢性青光眼,而大部分慢性青光眼的患者在初期是没有病征的,眼压升高、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得都很缓慢,加上休息和睡眠之后往往又会得到缓解,所以很难被发现,当症状加重而去就医时,多已进入晚期。因此长期监控、及早发现青光眼并及时治疗,对控制其发展、避免致盲十分必要。

葛坚教授称,眼压检测是最简易、快捷的初步筛查青光眼的方法,而收费也不贵,在20元左右。但眼压正常未必能确定没有青光眼。因此,除了测眼压,还要检查眼底视神经、视力、视功能等。眼底视神经检查是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其检查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者的经验,最好找专科医生检查。

青光眼要治一辈子

据了解,去年中山大学眼科医院门诊病人中,1成是青光眼病人,达45000多人,一年之间就进行了2200多台的青光眼手术。是不是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专家说:否。

“门诊中不少病人在进行初步治疗好转后,不继续接受治疗,过了大半年视力又再下降,随时有致盲的可能,不得不回来看。”葛坚教授告诉记者,先以外用或口服药物控制眼压,早期青光眼还可使用激光干预,中晚期青光眼则可通过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来恢复正常视野。但不少患者治疗后开始掉以轻心,认为没必要再往医院跑了,疏忽下导致病情反复。

专家指出,青光眼不像白内障治疗那样具有一过性,而是终身疾病,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只能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无法做到治愈。即使药物或手术治疗使眼压正常、患者不觉疼痛,但由于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眼压波动,若不保持至少半年一次的复查频率,有可能让青光眼随时“造访”,沉默致盲。

专家呼吁:常规体检应包括眼压、眼底检查

葛坚教授指出,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与其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在病情难以挽回时拼命治疗,不如提前每年一检做好预防,以便早发现,更易治疗。而目前体检中眼科检查仅有视力检查对很多眼病的及早发现都是不够的。因此他呼吁,把能一定程度上筛查青光眼的眼压、眼底检查纳入每年常规体检范围,对及早发现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都有帮助,值得推广。

相关阅读

  • 崔延江

    崔延江

    主任医师擅长:
  • 李凌

    李凌

    主任医师擅长:
  • 惠瑜

    惠瑜

    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视网膜脱离及
  • 张海军

    张海军

    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近视眼手术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