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眼镜”最多的国家之一。据调查,全国小学生中近视眼患病率为22.78%,初中则上升到55.62%,高中达70.34%,大学生中竟高达76.74%。而且,全国还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今年在广州市2万多名考生中,有6.26%的考生视力不达标,比199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是90年代以来最高的。这些考生因而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受到限制。
根据医学的解释,近视的原因已归结为两大因素: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也就是说,在遗传因素以外,还有相当多的近视病例因长时间的疲劳用眼所致。那么,目前学生的疲劳用眼强度究竟有多大?
北京市某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曾经采取无记名方式,对该区93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日平均自由活动(包括上学往返)时间分别为2.13小时、1.93小时和1.72小时;课业学习时间分别为8.16小时、9.32小时和10.29小时,课业时间全部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而且,在双休日内,三个级别的学生也分别有5.39、6.27和7.23小时用于学习。还有一些家长惊讶地发现学习乐器孩子的视力大多下降,家长们认为可能与看那些小蝌蚪似的五线谱有关。有关专家感慨地说:我们真的不忍面对几岁的孩子已成为高度近视,但这样的患儿却越来越多了。
为了治好孩子的眼睛,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多方奔走,今天这里、明天那里,眼药水、治疗仪,钱没少花、路没少跑,最后却发现孩子的视力越来越糟糕。
近视眼是一类常见的屈光不正,是指远物模糊、近视清晰的一种视觉现象。近视眼不仅见于人类,还可见于多种动物。
到底谁能治“近视”
1996年8月,《北京晚报》曾以相同题目发表了一篇文章,为此招来了一场官司。文章认为:近几年,各种治疗近视眼的仪器铺天盖地般涌入市场,像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没有一种产品可以长时间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无数的学生家长总是对这些新产品“情有独钟”,最后却无不感到大失所望,有关眼科专家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所谓的治疗仪器可以治愈真正的近视眼。
纵观市场上的各种近视治疗仪器,无论是利用针灸手段,还是采取按摩的方式,抑或是通过药物渗透,其实都是对人体穴位的一种剌激,增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这有点像人在极度疲劳的时候饮了一杯浓茶或是咖啡,可以带来短暂的兴奋一样,视力也会有短时期的提高,视物较原来清晰。这也是许多使用者开始觉得有效果的原因。但由于种种方式都没有实际改变眼球的长度,因此效果就不可能是长时间的。换句话说,没有改变近视眼患者的屈光度,近视眼又怎能得到治愈呢?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