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临床上对于近视眼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按照屈光度和屈光成分来进行分类的,下面就请北京茗视光眼科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临床上一般按照近视眼的屈光度和屈光成分进行区分
按照近视的屈光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1、轻度近视:就是指近视度数小于-3.00D(即300度),这类近视一般没有眼底病理性改变;
2、中度近视:近视度数介于-3.00D~-6.00D之间,这里近视有部分眼底可呈豹纹状改变。
3、高度近视:也被称为病理性近视眼,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这类近视常可引发玻璃体及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超过1000度且有眼底发生严重病理性改变的被称为恶性近视眼。
按照近视的屈光成分可分为以下三类
1、轴性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轴变长造成的,一般来说患者的眼轴没增加1mm,其近视度数就增加-3.00D。
2、弯曲度性近视:主要是由角膜或晶体表面的曲率半径发生变化(即减小)造成的。临床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比如圆锥形角膜及角膜葡萄肿。
3、屈光率性近视:主要是由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发生变化(即增高)造成的,临床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比如糖尿病及白内障早期。
通过专家的详细介绍后,我们清楚的了解到近视的分类可依据屈光度和屈光成分进行区分,其中按照屈光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高度近视三类,而按照屈光成分可分为轴性近视、弯曲度性近视及屈光率性近视三类。
无论我们是属于哪类近视眼,都是需及时接受治疗,否则随着病情的继续就可能会发展为高度近视,不仅对生活带来更多的不便,还会带来其他更多更为严重的危害,那么近视的危害有哪些呢,不清楚的朋友,不妨在线咨询专家。
上一篇:近视的三大诱因是什么 下一篇:吃什么可以预防近视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