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Brrien在1989年的研究中提出,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持续近距离工作促进了眼球的增长。因为距离过近或时间过长,发生调节滞后,形成慢性远视性离焦。这种近距离工作中的持续远视性离焦可以通过眼球对近环境适应的正视化机制最终使眼球发生近视。此外,视网膜也可能激发自身调控补偿机制或者因成像质量降低引起形觉剥夺性近视_4l。本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持续性近距离工作前的调节反应为(2.15±0.32)D,持续近距离工作后的调节反应表现出轻微上升至(2.19±0.3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7)。这一结果在早期的研究中也有观察到,并推测是由交感神经系统介导的慢通道模糊驱动调节反应增加造成。Harb等Ⅲ对不同屈光状态者的持续近距离工作下调节反应的研究发现,在近距离阅读开始1~2min,调节滞后有轻微的减小,然后在接下来的阅读时间里相对持久不变。Mutti等在对不同种族的儿童受试者的一项纵向研究中发现,调节滞后的增加发生在近视后的1~2年,只有亚洲儿童在近视发生时调节滞后增加。这就说明调节滞后更有可能是近视发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